新闻资讯
NEWS
空气热交换器的加工成型技术
发布时间:
2021-10-14 17:35
空气热交换器之中结合型的空气热交换器是利用铜板或者是铝散热片之后,再利用导热膏或者是焊锡将其结合在具有沟槽的散热底座之上结合型空气热交换器,它的特点就是散热片突破了原有的比例的限制,它的散热效果很好,并且可以采用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散热片,不过他也有一定的缺点。
那就是跟底座之间会存在界面阻抗的问题,从而影响散热的效果,所以为了改善这些缺点,空气热交换器的加工成型技术,又利用了两种不同的技术,分别为差池技术,以及回流焊接技术,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谈一谈空气热交换器的加工成型技术,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空气热交换器的制作流程。
在空气热交换器之中利用插齿技术,它能够利用60吨以上的压力,从而将铝片结合在有铜片的基座之上,确保两者之间没有使用其他的介质,从微观上观察两者之间的原子,在某个程度之上已经互相连接在一起,从而避免了传统的结合方式出现界面热阻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空气热交换器的传递能力。
其次就是回流焊接技术,传统的接合型空气热交换器的热散片,存在界面阻抗的问题,而采用回流焊接技术就是能够对这个问题进行改进,其实回流焊接跟传统的接合型散热片等制作工序基本相同,不过其采用了一个特殊的回焊炉,它能够对焊接的时间参数和温度进行设定,焊料采用的是铅锡合金,使得焊接和被焊接的金属充分的接触,从而避免了空焊和漏焊,确保了散热变更底座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降低了界面的热度,控制了每一个焊点的熔化时间和温度,确保焊点均匀。
空气热交换器的锻造工艺就是将铝块加热后将铝块加热至降伏点,利用高压充满模具内而形成的,它的优点是鳍片高度可以达到50mm以上,厚度1mm以下,能够在相同的体积内得到大的散热面积,而且锻造容易得到很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但锻造时,由于冷却塑性流变时会有颈缩现象,使散热片易有厚薄、高度不均的情况产生,进而影响散热效率,因金属的塑性低,变形时易产生开裂,变形抗力大,需要大吨位(500吨以上)的锻压机械,也正因为设备和模具的高昂费用而导致产品成本较高。
空气热交换器
上一页
下一页